三維柔性組合夾具,簡稱:
三維焊接平臺。起源于二戰(zhàn)時期的德國軍工事業(yè),現(xiàn)在國外主要有:戴美樂(demmeler)及西格芒(siegmund)公司生產。國內目前也有少數(shù)幾家生產該產品,該產品廣泛運用在各個制造行業(yè)。
機械制造業(yè)是工業(yè)化和現(xiàn)代化的主導力量,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(qū)綜合經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標志。 夾具是機械加工重要部件,在機床技術向高速、精密、復合、智能、環(huán)保方向發(fā)展的帶動下,夾具技術正朝著高精、模塊、組合、通用、經濟方向發(fā)展。
一、高精隨著機床加工精度的提高,
三維焊接平臺為了降低定位誤差,提高加工精度對夾具的制造精度要求較高,高精度夾具的定位孔距精度高達±5μm,夾具支承面的垂直度達到0.01mm/300mm,平行度高達0.01mm/500mm。
二、為了提高機床的生產效率,雙面、四面和多件裝夾的夾具產品越來越多。為了減少工件的安裝時間,各種自動定心夾緊、精密平口鉗、杠桿夾緊、凸輪夾緊、氣動和液壓夾緊等,快速夾緊功能部件不斷地推陳出新。新型的電控永磁夾具,加緊和松開工件只用1~2秒,夾具結構簡化,為機床進行多工位、多面和多件加工創(chuàng)造了條件。
三、模塊、組合夾具元件模塊化是實現(xiàn)組合化的基礎。利用模塊化設計的系列化、標準化夾具元件,快速組裝成各種夾具,已成為夾具技術開發(fā)的基點。省工、省時,節(jié)材、節(jié)能,體現(xiàn)在各種夾具系統(tǒng)的創(chuàng)新之中。模塊化設計為夾具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與組裝打下基礎,應用CAD技術,可建立元件庫、典型夾具庫、標準和用戶使用檔案庫,進行夾具優(yōu)化設計,為用戶三維實體組裝夾具。模擬仿真刀具的切削過程,既能為用戶提供正確、合理的夾具與元件配套方案,又能積累使用經驗,了解市場需求,不斷地改進和完善夾具系統(tǒng)。
四、通用、經濟夾具的通用性直接影響其經濟性。采用模塊、組合式的夾具系統(tǒng),一次性投資比較大,只有夾具系統(tǒng)的可重組性、可重構性及可擴展性功能強,應用范圍廣,通用性好,夾具利用率高,收回投資快,才能體現(xiàn)出經濟性好。
三維焊接平臺工作臺是由一個平面和四個側面組成,其每個面皆由網絡排列的光孔及鑼孔組成,孔徑有28mm或16mm兩種,孔距為100*100mm或者50*50mm,孔距的累計公差為0.05mm。
可以為企業(yè)提高生產效率、減輕勞動強度、縮短生產準備周期和加快產品上市時間.其被廣泛應用于: 鋼結構、各種車輛車身制造、自行車摩托車制造、工程機械、框架和箱體、壓力容器、機器人焊接、鈑金加工、金屬家具、設備裝配、工業(yè)管道(法蘭)、檢測系統(tǒng)……